武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院大楼牵头。湖北日报讯(通讯员 刘芬)近日,湖北省科技厅公布了2025年湖北省新型研发机构备案名单,以武汉航空新材料开发研究院(以下简称武汉航空研究院)为支撑组建的湖北省航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入选。湖北省航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由武汉航空学院筹建。武汉航空学院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围绕国家大飞机战略交付和全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两个中心、一个基地、一个平台、一个园区’,打造国内首个低空飞机基地。”一流、专业、强大、独特、开放的技术,实现了新材料技术“最后一公里”平台,连接了新技术集成,实现了新材料技术“最后一公里”,连接了航空技术,实现了大飞机“最后一公里”的技术 制造应用。 ” 武汉航空新材料开发研究院专家委员会聘任仪式举行。大吉街供图 武朗研究院自2024年7月揭牌运行以来,先后实现了“从0到1”、“从1到n”的突破,成立了由两院11位院士和行业领军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与相关高校联合组建5个业务创新中心城市和企业。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和项目逐渐定格在中间。武汉路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武汉星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前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也在武汉院不断涌现、成长。 “长期以来,国家检测技术主要依赖于极低温、高真空等极端实验条件,导致设备成本高、检测效率低。”鲁格科学仪器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研发的态密度检测器可以实现常温常压下态密度的精确检测,大大降低了成本。可用于测试晶体管、ME等集成电路器件晶闸管和多晶材料。该设备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武汉朗智先进合金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效果图。与此同时,以武汉工程大学为核心的百亿级产业链正在加速集结。核壁材料、新锐合金、龙达铝业等主要企业增资扩产,武汉朗智、航空复合材料研发中心、瑞聚祥新能源材料、翔威精密模具等新材料研发制造企业相继启动。总投资15亿元的武汉航空新材料产业园已全面推进建设。该项目将率先对武汉航空学院重大项目培育进行试点验证和产业化,热塑性基热塑性航空材料的基地是该基地的热塑性航空材料基地。首先要修复。该项目负责人陈宏达教授表示,航空级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可回收、可焊接、可修复等优点,重量仅为金属的一半。他们有望帮助C929宽体飞机在材料技术上实现“换线夺取”。武特研究院建设取得的成绩,是武汉蔡甸区深化创新驱动竞争、壮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生动体现。当前,该区正以航空新材料产业为契机,加快创新技术与创新理念融合,完善创新创新机制,畅通成果转化渠道,不断培育新生产力。强化要素保障,强化配套、资金支持、人才支持,持续增强创新生态系统的吸引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扩大新型连锁产业群规模和水平,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化新模式。
新增省级研发机构,蔡甸航空产业加速“腾飞”
2025-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