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立冬使人冬,使人空口”。随着天气转凉,很多朋友都会选择吃高热量的食物来补充能量、预防感冒。不过,专家提醒,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健康成年人不需要刻意增加。
冬季无需刻意增加饮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丁秉杰:这样一个概念的背景其实是在我们物质比较匮乏的时候。那时候御寒的方法相当有限,而且天气真的很冷,所以我们只能放一些脂肪来御寒。现在的生活环境与以前完全不同了。冬天我们都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我们的衣服轻便又温暖。我们不再需要吃高热量食物和积累脂肪来预防感冒。
专家提醒对于身体没有异常的健康人来说,没有必要刻意服用冬季进补。冬季饮食不应受季节的干扰。应以均衡饮食、合理搭配为原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丁秉杰:一切健康饮食都是以平衡为基础的。我们必须随时参考“食物宝塔”来搭配日常食材。冬天,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大家应该补充维生素D。北方的冬天,紫外线的强度很低,皮肤暴露的面积也小,所以维生素D的合成肯定是不足的。因此,冬季应增加维生素D,这与高热量无关。
冬季适量运动
安全第一,循序渐进
冬季除了注意饮食均衡外,还需要要注意锻炼身体。专家介绍,冬季活动应遵循“安全第一”、“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强度适中的运动项目,避免过度或剧烈剧烈运动。
冬季气温较低,路面湿滑。运动前还应充分热身,注意防滑、保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罗佳:从平衡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做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还有一些适度的瑜伽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我们还可以考虑慢走、游泳等。
老年朋友还应注意运动强度,做好热身运动,防止受伤。运动时循序渐进,保持微汗,避免出现胸闷、气短、心率加快等身体不适。运动时。另外,年纪大的朋友也可以选择结伴出行,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在锻炼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罗佳:我们活动的目的是保持关节的灵活性,保持肌肉的力量,同时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它可以在活动时对身心产生愉悦的作用,还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状况,防止焦虑、抑郁、孤独。
正确管理冬季慢性病
保持身体健康
随着气温下降,慢性病患者应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患病风险。专家强调,管理慢性疼痛任何时候都应遵循相同的原则。遵照医生指示并按时服药以保持您的生命体征稳定。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总体热量摄入,少盐少油,避免暴饮暴食。另外,在使用食物时要注意避免食物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罗佳:柚子、柚子等食物可能会和我们的药物发生冲突。葡萄柚等食物会影响我们体内细胞色素酶的代谢。如果我们同时服用降压药或者降脂药,可能会导致我们的药物在体内蓄积而无法分解,从而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增加。
健康探究丨告别“冬季进补”误区,现代冬季养生指南出炉
2025-11-09
